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执行圆梦 八月龄婴儿重回妈妈怀抱

  发布时间:2017-08-03 09:13:41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81日上午,经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半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一起抚养权纠纷案件得以妥善执结,而这起案件中年仅8个月大的宝宝又重新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中。

离婚诉讼现场 夫妻双方上演孩子争夺战

5月27,家住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左女士到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起诉离婚,同时要求将年仅五个月大的孩子判归自己抚养。

“孩子爸爸天天不着家,在外边打牌,”女士无奈说到,“我俩本就经常吵架,感情不好,孩子出生以后矛盾更多,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

“离婚可以,但是孩子必须得判给我,孩子还小,他妈妈没有能力抚养。”女士的丈夫王某亦不肯放弃孩子的抚养权。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经过审理于613作出判决,判决双方当事人离婚,同时考虑到孩子尚小,仍处于哺乳期,随母亲生活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法院最终将孩子抚养权判给了女士。

未获得抚养权 丈夫携子“神秘失踪”

判决生效以后,王某并没有把孩子交给女士抚养,而是带着孩子玩起了“失踪”。女士多次找王某家人交涉未果,遂于714向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案件立案后,女士极度焦虑,迫切希望早点见到孩子,每天都到法院等待案件处理结果。了解到左女士此时再度怀孕,加之天气炎热,为帮其早日达成心愿,执行干警在做好女士情绪疏导工作的同时,加班研究制定执行工作方案,派出精干力量多番寻找王某及孩子下落。

7月24,执行干警第一次出击,守候1个多小时后终于进入王某家中,但仅发现其母亲一人。老人索性往地上一坐,对着干警进行哭诉。干警在做好老人安抚工作的同时,耐心向其释法明理,要求其劝说儿子依法履行判决义务。

7月28,执行干警再次来到王某家中,找人未果,转而寻求村干部的帮助。经村干部调查发现,王某近日曾带孩子到当地卫生所打过预防针。执行干警连忙赶赴卫生所进行调查,果然,在打针记录本上发现了孩子的踪迹。

调解助力执行 襁褓婴儿重回妈妈怀抱

“抚养权案件的执行非常特殊,因为相较于其他执行标的为‘物’的案件,执行标的为‘人’的案件执行涉及更多的情感和身份因素。”执行法官田野说到,“在这类案件中,如果贸然使用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均可能会激化双方当事人,甚至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给未成年子女生活带来新的不便,不利于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

综合考虑之后,执行干警决定从王某父母身上着手做工作,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促使王某主动履行义务,避免双方之间关系闹僵。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调解员海老师受执行干警委托耐心做起了老两口的思想工作,经过深入交谈了解到,王某家人主要担心女士把孩子带走送人,怕以后见不着面。海老师决定以王家人享有的探视权为突破口再次做双方调解工作,他一方面向老两口讲明探视权的内容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敦促女士对老两口做出善待孩子和配合探视的承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8月1上午,王某的父母抱着八个月大的孩子来到双方约定的地点,亲手将孩子交给了左女士。看到襁褓中的孩子重新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在场的执行干警和调解员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责任编辑:靳哲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16339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